政协麟游县第十届委员、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 任兴林
8月中旬,走进我的家乡“两山夹一川”的西坊村,蓝天白云映衬下,山谷植被茂盛,树木葱茏,小河流水潺潺。到达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广场中心的西红柿、白菜等蔬菜样子组成的雕塑,点缀在青山绿树间的一排排新民居格外抢眼,河道两岸绿油油的蔬菜整齐地排列在一道道田垄间,头戴遮阳帽的乡亲们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
仰首遥望,村南高耸入云的喇嘛帽山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像一个安然、恬淡、与世无争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天地之间,历数着家乡的沧桑巨变。
据说,喇嘛帽山之所以叫喇嘛帽,就是因其样子像喇嘛的帽子。据传,西坊村因水草肥美,被隋仁寿宫、唐九成宫时期确定为皇宫养马的地方,唐宋时期在喇嘛帽山的百尺崖上雕刻了1021尊佛像,建成了“千佛院”。
满载蔬菜的运输车辆发出剧烈的轰鸣声从身边疾驰而过,把我的视线拉回到脚下这条从西坊沟到省级公路平整宽阔的道路上来,勾起了我对“行路难”的点滴记忆。
以前,雨天放牧的牛羊像打了败仗的队伍,散乱的闯过这条道路,道路顷刻间就变成了淤泥、雨水和牛羊粪便混合在一起的“沼泽路”,天晴后路面又变成各式各样、模糊不清的泥模足印,拉着架子车走在上面,都会发出咚、咚、咚的撞击声。
上初中时,有一次借同学自行车回家,在返校途中,因道路被雨水冲刷形成不少沟渠而人仰马翻,磕破了后脑勺,仅有的一点生活费用来修自行车了,为此啃了一周从家里带去的干粮,后脑勺的伤疤至今还让我心有余悸。让我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那次生死就医。那是我上高三时的一个秋天的星期六,持续多日的大雨没有停歇的迹象,因思家心切,还是和在县城上学的同伴披上塑料布,沿砂石公路步行10公里到达村口,接着与村道上的泥泞再较量近1个多小时才到家。到家后已经天黑,看到父亲突发疾病,急需送医院治疗,姊妹几人在惊慌、不安、焦急中把父亲抬上一个床板盖上被子,被子上再盖上塑料布,打着油布雨伞,伴着脚下泥泞,抬着父亲在大雨和黑暗中徒步小跑穿过这条“沼泽路”,经救护车接力送到医院,及时做了手术,把父亲从死神那里抢了回来。因我在路上滑倒满身是泥,上救护车时被护士发现没能上车,至今想起来还为自己不小心而懊悔。
这条路让家乡人吃了不少苦头,但勤劳勇敢的乡亲们在党的引领下,撸起袖子进行着不屈的抗争。记得以前每年秋冬时节,男女老少齐上阵,拓宽村级道路,连同放学回家的学生也都加入整修道路的劳动中来,有的带上煮熟的土豆和馒头,饿了就啃几口,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经过不懈努力这条路变成了简易的砂石路。
2012年,获得村级道路提升改造项目,这条路被改造成5米宽的水泥路,脱贫攻坚战中这条路又一次被拓宽到7.5米,还将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财政拨款给管护员发工资,定期清扫路面,疏通水沟,维护路边花草树木。自南而北流淌的西坊河将整个村子隔为两个部分,洪水经常冲毁小河上的土木桥,阻碍着出行和耕作。如今几座石板桥让这两部分融为一体,道路延伸到田间地头,打通了农业机械化最后一公里。道路的三次“蝶变”推动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大变迁。
现在,家门口停放的小车渐渐多了起来,电动车、摩托车几乎家家都有。具备整平条件的坡地已被全部整理成水平梯田,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架子车、“犁”和“铧”、牛工套、牛缰绳、牛笼嘴等等,都已进入旧农具展馆成为历史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大型农业机械。耕牛变成肉牛,只能在养殖场见到。上地干活大都骑着三轮电动车,不用考照一学就会,不用到加油站加油,在家充充电,既是交通工具,也是运输工具,环保又便捷。
十年前,乡亲们散居在10个自然庄头,一少部分人住上了砖瓦房,相当一部分人还住在土坯房中,少数人住的还是破旧房屋,每逢雨季,让镇村干部忧心忡忡,有时还要组织撤离。由于居住分散,饮水、排污、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吃水靠人挑车拉,垃圾乱扔,畜禽粪便乱堆,生活环境不佳。
“这一院子地方投资10多万元,自己只掏了不到一万元,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各级组织的关怀和党员干部的帮扶,这房子咱想也不敢想!”搬迁到移民新村的一位乡亲感触颇深。
如今,有意愿进城的乡亲都搬进县城的扶贫安置点,摇身一变成为新市民;居住分散且房屋破旧不愿进城的统一搬迁到村部后面的移民新村;对大一点的老旧居住点实行了升级改造,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自来水、排污管道、抽水马桶、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等到家进屋,街道硬化、绿化美化、卫生保洁、垃圾收集、污水排放处理等配套到位。新房子,新生活,惠及近百户的移民新村,一张张幸福的笑容,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这是家的感觉。抬眼望去,村部上空飞舞的红旗,熠熠生辉。
“七、八月份,每天早上从咱这里发车,西安市人下午就吃上咱们种的菜了。咱这潮湿冷凉的气候,种不成小麦,但种菜真弄到点子上了,虫子少、产量高、品质好。”“蔬菜园高峰时用工在500人左右,村里的人手不够,2019年3月,县上从县城给咱们发来了免费公交,早上7点从县城接上务工人员并送到这里,中午园区提供免费午饭,下午6点接送回到县城,中午12点和下午3点还各发一趟公交,和在工厂上班一样。”正在田垄中采摘架豆的乡亲们争先恐后地说。
因蔬菜园区用工需求不断增大,在外务工的乡亲们陆续返回村上参与到蔬菜产业发展中来,大哥、二哥也相继返回村上,组织一部分有技术的乡亲,承包维修蔬菜大棚、架设输水管道等小活路,近两年收入明显增加。
老魏因体弱多病,儿子在外打工,是贫困户,他将26亩地流转给蔬菜基地,流转费和补贴1.7万元,他和妻子为合作社照料场地和设备,年家庭收入3万多元。说起现在的日子,老魏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现在咱们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订单种植等途径把群众聚拢到蔬菜产业链上来,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投资860万元建成的76个蔬菜大棚、1000平方米冷库、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7个连体蔬菜大棚租赁给蔬菜园区,每年分红35万元。”“今年还配套完成了千佛院景点开发提升、屯头水库美化亮化,形成了集特产采摘、房车露营、休闲垂钓为一体的旅游地,前来旅游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村干部信心满满地介绍着。
低温霜冻、潮湿寒冷是西坊村小气候特征。以前,乡亲们为发家致富栽花椒,种大根萝卜、洋葱和烤烟等,都因水土不服血本无归。还曾发生过将无法销售的大根萝卜倒在了镇政府院子,有些群众用来喂牛,还把牛也胀死了的事情。种植小麦也因黑霜产量低、品质差而放弃,吃粮只能购买,每年只能种植一料玉米,收入单一。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根据小气候特点,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现状,县级有关部门和镇村组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建成蔬菜温室育苗大棚、智能化温室大棚、冷库、果蔬分拣包装车间、果蔬周转车间等配套设施,种植20余种蔬菜2000多亩,布设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1500亩。聘请多名高校专家轮流入驻园区,开展高山蔬菜科学实验、技术服务、室内教学。园区可提供稳定岗位200余个,增收300余万元。西坊村的“智能联动菜园子”还被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19家中省主流网络媒体报道。
十年前,村口坍塌的砖瓦窑和臭气熏天的养猪场已变成休闲文化广场,村庄街道路面平整干净,花坛鲜花盛开。家家户户配备了垃圾桶。移民搬迁点的超市、卫生室、幸福院、电商站、快递收发站一应俱全。
以前,总感到发小老李家房间里杂乱无章,人也有点蓬头垢面,自搬入新居后,屋内变得窗明几净,整个人也变得精干利索了。“这么好的村庄、这么好的房子,咱不搞好自家和个人的卫生,脸上也挂不住呀!”问到变化时他嘿嘿笑着说。
这十年来,村“两委”坚持用村规民约立本,以道德评议育人,办起了“农民夜校”和“爱心超市”,竖起了文明乡风“红黑榜”,给村里做过贡献的乡亲可以凭积分领取生活用品,带头弘扬新风正气的不仅在红榜上公示,还敲锣打鼓送去流动红旗。
现在,靠着墙根晒太阳、喝酒打麻将、搞封建迷信的见不到了,红白喜事新办简办的多了,学习技术发家致富的多了。闲暇时,不少群众自发打扫村庄卫生、维护花草等,想着法子给村里做贡献。随着网络的普及,村上办起了电商站,许多亲朋好友还步入电商行业,销售土特产品,有些还玩起了抖音。乡亲们足不出户,点点手机就可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用上了智能手机,与子女的联系变得更方便,同时也少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欢乐。村干部主动建起了村民微信群,大家在群里沟通事宜,这让村上的工作更便捷,村民的意见、建议和权益也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和更好地维护。
乡亲们更加重视教育的投资和孩子的教育,“学区房”“985”“211”“上研”“读博”等话题已成为左邻右舍谈论的高频话题,在名校读研上博已不再是村中的新鲜事,毫无疑问,这就是家乡更深层次的“蝶变”。
夕阳的余晖给青山、田园披上了流光溢彩的外衣,庭院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像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喇嘛帽山依然守望在村子的最南面,静静地听着乡亲们逐梦前行的足音....。